每逢佳节倍思亲,饮水思源感党恩。为了让少数民族及外省学生在校度过一个浓情的中秋佳节,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9月18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在2203室召开少数民族及外省学生代表座谈会。学院党总支书记芦伟、副院长朱云、副院长李婷、党总支副书记杨海蓉、学工办副主任薛涛、团总支书记彭潇、辅导员邹棠华和来自2020级、2021级的60余名少数民族及外省籍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团总支书记彭潇主持。
座谈会伊始,芦伟首先代表学院全体教师向学生们送上了节日祝福。芦伟指出,中秋节是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中秋节寄托了对家的思念、对团圆的期盼。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都留下了咏叹中秋的名篇佳作,大都离不开家国情怀和文化乡愁。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是一部多民族融合的历史,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国传统佳节是中华多民族文化融合的记忆、积淀和传承。希望同学们不要把节日当成简单的假日,当前国内外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一定牢记国之大者,增强爱国精神,安心在校过节,巩固抗疫成果,激发民族精神共鸣,共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在文传学院这个充满人文情怀的大家庭里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座谈会上,师生围坐在一起,品尝团圆的月饼,老师们关心地询问着来自不同民族、不同省份学生来到安康的气候、饮食适应情况;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围绕进校后的学习感悟、生活点滴、校园环境、同学友谊等自由愉快地畅谈,同时积极分享自己家乡、民族的独特文化、民情风俗,表达了对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温暖关怀和帮助的衷心感谢。
“月满中秋,情满文传”。座谈会在同学们用家乡方言、民族语言相互表达的中秋祝福声中落下帷幕。同学们带着圆圆的月饼、带着真诚的祝福、带着大学的憧憬相惜离去。
愿青年们不负青春、不负祖国,在文传学院的四年里成长成才,他日迈上征程,报效国家。
撰稿/刘欣怡(学生) 摄影/刘诚(学生) 审核/芦伟 发布/崔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