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艺术创作赋能心灵成长,以艺术表达探寻自我价值,4月14日至18日,文传学院于江南校区举办“名中有光 绘心启航——我的名字”心理绘画大赛。作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通过“以名入画”为创意,引导学生探索姓名背后的心理能量,展现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




4月14日至16日共征集到来自全校各专业同学的百余幅作品。参赛学生以A3画纸为媒,将姓名汉字解构重组,融入色彩、拼贴等多元技法,创作出一幅幅呈现艺术性与心灵世界的作品。
4月17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柯小敏、文传学院党政办主任崔瑜及辅导员团队组成评审小组,从艺术表现、心灵共鸣、文化创意三方面综合评选出45份优秀作品。
4月18日,颁奖仪式在江南校区林荫道举行。学工部副部长王璐、文传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杨海蓉等为获奖者颁发证书及文创纪念品。现场同步举办获奖作品展。

本次比赛以“零门槛、高参与”的特点吸引同学们广泛关注,非艺术类专业同学投稿占比达80%。本次比赛既是文学与传媒学院探索“心理+美育”创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也是构建“大心理”育人格局的具体展示。同学们以汉字为纽带,将文化自信与心理成长紧密结合,在解构姓名的过程中,触摸中华文化基因,完成对自我价值的重构。当心理健康教育跳出传统说教,以美为媒、以情触心时,便能真正走进学生精神世界的“最后一公里”。未来,文传学院将持续探索“可触摸、有温度、能共鸣”的心理育人方式,让每个名字都成为照亮青春的一束光。
(撰稿/张敬晓(学生)、喻言 摄影/马宇航、冯宇鸣(学生) 审核/杨海蓉 发布/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