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赴延安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人:文传学院 发布日期:2023年08月31日 阅读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勇作担当时代大任新人。2023年8月7日至8月9日,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文化志愿活动基层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辅导员邹棠华老师带领下来到本次活动的第二站——延安,开展了“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暑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



8月7日下午,实践队员到达延安后,首先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同学们了解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大学。随后实践队员参观了凤凰山革命旧址,了解到凤凰山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1937年1月至1938年11月期间的驻地,包括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旧居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部、中共中央机要科旧址。同学们在此一起学习和交流了毛泽东在凤凰山麓居住期间撰写的理论著作。



8月8日,实践队员们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外毛泽东同志的巨型雕像令大家崇敬不已,仿佛置身于峥嵘的革命岁月里,静听领袖的教诲。走进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及陕北十三年领导全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史。实践队员们深入学习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精神。

最后一站来到了杨家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是毛泽东等老一辈中央领导人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一个地方。在这里,大家参观了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大礼堂、中央领导人故居等。就是在这样狭小、阴暗、简陋的窑洞里,毛泽东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写下了一篇又一篇决定中国革命方向、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著作。这些场景激发了同学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深切缅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暮色中同学们来到红街,观看了大型沉浸式体验情景剧《再回延安》,该剧讲述的是红旗班17岁的刘宝顺背负着战友们的嘱托和祝福,撑起红旗班的旗帜,翻雪山、过草地,走向胜利的故事。同学们观看到红军战士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的背影,染满血迹的红旗,草地上生离死别等画面时触景生情的流下眼泪。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研学活动,实践队员们深深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也深刻地认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牺牲换来的。他们纷纷表示,要从党的二十大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要从红色旧址中汲取信仰力量,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滋养初心、继承和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把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担当放在自己发展的基点上。



 

撰稿/何希倩  摄影/杨娜、邹棠华    审核/杨海蓉   发布/崔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