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文化是中华文明在在历史的筛选沉淀下来的精髓,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近年来,随着《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逐步出台,戏曲进校园成为打通戏曲和青年之间的桥梁,引导学生走进戏曲艺术的世界的良好方式。
为进一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新生对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树立文化自信,文学与传媒学院继举办新生剪纸文化互动讲座后,11月8日下午为新生举办了第二期非遗讲座——走进秦腔,由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文传学院学生梁少华主讲。
戏曲的魅力集中展示在舞台的方寸之间,每个细节里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梁少华从陕西地方剧种秦腔入手,运用视频、图片、实物道具等方式,把秦腔的内涵及艺术魅力展现给现场学生,当学生们带着好奇心沉浸式学习体验后,也更加理解戏曲美在何处,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
在角色介绍部分,梁少华运用浅显易懂、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秦腔的行当划分,介绍丑角行当时,他的一段段示范,惹得学生欢笑连连。互动体验环节,梁少华拿出来他的戏服让同学试穿体验,戏服上的精美纹样,引得同学们连连赞叹。随后,梁少华向同学们介绍秦腔的指法组合,并向学生展示,学生们也举起双手跃跃欲试。
活动尾声,梁少华用视频揭秘秦腔化妆及后台,在全体同学沉浸的欣赏唱段中结束了整节课堂的内容。秦腔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两期“筑牢文化自信,弘扬爱国情怀”非遗课堂的开展,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方式,为青年走近非遗打开一扇大门,引导“学非遗、用非遗、秀非遗”在校园生根发芽,以沉浸式体验把非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学子心中。
撰稿/梁少华(学生) 拍摄/王新宇、章楠(学生) 审核/杨海蓉 发布/崔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