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李西建教授应邀为文传学院教师做学术报告

发布人:文传院 发布日期:2017年09月18日 阅读次数:

2017年9月15日下午,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李西建教授应邀为文学与传媒学院全体教师们做了题为“如何提高社科项目申报的质量与效果”的学术报告,报告在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文传学院院长戴承元、副院长梁卫华、杨运庚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报告会,报告由文传学院副院长杨运庚主持。

作为中文学科的资深学科带头人,李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科研经验,重点以2016年社科项目的申报为例,从“立项状况与特点”“评审程序与原则”“申报书填写的相关内容与形式”三个方面对社科项目的申报进行了梳理。李教授在报告中讲到,近年来,国家社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立项比例逐年提高,西部项目力度也呈逐年加大的趋势,同时,青年项目立项数占较大比例,中国文学、语言学、外国文学立项也占总体立项的较大比重。

李教授结合2016年具体立项的项目具体谈到了国家社科项目与教育部项目在评审程序和评审原则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同时建议教师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前期研究成果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进行申报。

在申报书填写的相关内容与形式方面,李教授结合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6年获取立项的文本谈到:在申报社科项目时,选题对象力求具体,切入点尽可能小;要注重理论、方法与个案材料的有机结合;选题要有一定的新颖性与独特性;同时,对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要有系统把握;论证要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表述流畅。对于论证内容涉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内容论证”“前期研究成果与参考文献”三个方面,李教授也进行了详细解读。

另外,李教授结合当前的宏观形势谈到,当今社会,大学的功能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四个方面,而科研工作是实现大学功能的基点,读书、思考、写作、发表成果、解决问题应该成为高校教师生活的常态,科研工作更应该成为高校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把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两位一体”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高校的建设。

在报告最后,李教授说,科研成功的基础依赖对学术问题的提炼,科研成功的条件需要研究的深入和细致,而科研成功的保障立足于对文本的反复打磨和修改,同时,李教授也对文传学院教师的社科项目申报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杨运庚副院长在主持发言中首先分析了文学与传媒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新挑战:文传学院科研工作连续九年被学校评为先进集体,要延续文传学院的科研优势必须及时调整科研管理思路、充分激发全体教师的科研潜力,发挥文传学院科研项目优势。同时分析了目前学校正在全力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和“硕士点培育学科”。文传学院在“一流专业”建设和“硕士点培育学科”中又都是重要责任单位,每位教师都应该为此而努力。在这两项工作中,科学研究都至关重要,科学研究是一流专业建设的基础,又是硕士点培育学科的基本支撑,而科研项目又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和重要抓手,所以希望所有教师从现在开始思考2018年各级各类的科研项目申报问题。杨运庚在总结发言中说,李西建教授今天的科研项目申报辅导报告就是文传学院2018年科研项目申报工作的前奏,希望所有老师认真领会李教授的报告内容,从今天开始积极思考、谋划选题,查阅资料。同时对2018年的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排定了日程表,明确了各个时间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