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论文答辩会在安康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会议室顺利进行。
参加本场毕业论文答辩会的六位学生是以文学创作作为毕业设计的,这与传统学术类毕业论文写作完全不同。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术研究性大学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成为许多地方性大学发展趋势。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在转型发展中立足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本学科专业特点,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作为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最重要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环节,也必须适应转型发展的要求,同时为贯彻文传学院一贯坚持的模式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从2015年开始,文传学院就积极探索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允许学生以文学创作的方式完成毕业设计。2016年制定了《文学与传媒学院文学创作类毕业设计写作要求》,要求学生提交五篇以上作品,成立以作家李春平为组长的审核小组,对学生作品进行严格审核筛选,通过审核者获准开始毕业创作。2017届七名学生获得以文学创作进行毕业设计资格,共有六名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按期参加答辩。
参与此次答辩会的答辩组成员有:安康日报总编辑、著名散文家刘云,安康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杨哲,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戴承元,副院长梁卫华,著名作家李春平,文学与传媒学院孙鸿教授,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系主任朱云,答辩记录由张燕老师负责。已完成答辩的2017届30余名同学旁听了本次答辩会。
答辩组的六位同学均由著名作家李春平指导文学创作,在答辩会上,六位同学分别携带自己的文学创作作品向答辩组老师和同学们就素材选择、创作构思、写作过程、创作感想等进行了陈述,并回答了答辩组老师提出的问题。
汉语言文学2013级2班的钟超同学创作的散文集《鸟兽集》中收录了其创作的《紫阳行》、《石泉行》、《北方的冬》等散文作品,其散文在关注人文自然和谐的同时,对社会问题、教育问题、人类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关注,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批判意识。
汉语言文学2013级3班的李阿会同学创作的散文集《行走的力量》叙述流畅、文笔优美、清新灵动,对人物命运和社会底层有着深切的体验和沉重的思考,散文中故事叙述的背后,向我们展示了社会的变迁、过往的痛楚和关中农民身上那种顽强的生存能力和钢铁意志。
汉语言文学专升本2015级的汪茂娇同学创作的纪实小说《死亡谈判》源自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运用日记体的形式,通过回忆的方式把人物和故事连缀起来,通过故事中情节的展开向读者讲述了人性的复杂和人生的无奈。
汉语言文学2013级3班的叶欣同学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白茅之地》是乡土题材小说,通过对自己故乡往事的回溯,展现了一个地区的奇闻异事和风土人情。
汉语言文学2013级2班的韦胜兰同学创作的散文集《寸草集》以自己生长的故乡为创作蓝本,讲述了逝去的美好光阴,文笔生动、描写细腻,将一幅幅纯朴、动人的生活画卷移于纸上,播撒在字里行间。
汉语言文学2013级2班的王春艳同学创作的小说《马背上的女人》以细腻的笔法讲述了一位汉族女子与一位藏族小伙子从相识、相知、相守再到相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整篇小说行文清丽、构思精巧、立意别致,在追随人物内心信仰的同时展现了藏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情。
答辩会上,六位同学的创作态度与创作成果获得了答辩组老师的一致认同。指导老师李春平肯定了六位同学的作品,同时他谈到,当前同学们的文学创作依然处于模仿阶段,但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必经阶段,希望同学们能够在长期坚持不懈的写作中逐渐确定自己的风格,也希望这次答辩不是结束,而是下一个创作阶段的开始。
安康日报总编辑、著名散文家刘云对六位学生的文学创作逐一做了点评,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对六位学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刘云指出,5月23日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1942年的今天,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闭幕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而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举行这样一场特殊的答辩会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刘云讲到,目前全国高校文史类毕业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普遍是传统的学术研究,很难做出新成果,而此次安康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所进行的以文学创作作品代替毕业论文写作的方式是一次大胆的、富有创新精神和重要意义的改革。这种方式可以追溯到西南联大时期。刘云说,虽然同学们的创作还显得稚嫩,但应该始终保持文学创作的热情和品味,保持真诚、认真的生活态度,忍受文学创作的孤独和痛苦,要相信文学是有前途的,更要时刻保持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刘云希望文传院能够把这种做法继续推广下去,将来吸纳更多有成就的安康本土作家参与到学生文学创作的指导工作中。
梁卫华在答辩会后表示,这次答辩是毕业前最有价值的一课,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激情,在毕业后仍然坚持文学创作。同时,文传院将会继续探索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之路,把对学生的模式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向前进,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