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道的回眸,让我们相信时间的力量——我校作家李春平新书《盐道》新书发布会侧记

发布人:中文系 发布日期:2014年10月28日 阅读次数:

10月26日,陕西省作家协会、陕西文学院和中共镇坪县委宣传部在西安共同举办了我校知名作家李春平创作的《盐道》新书发布会和研讨会。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蒋惠莉,著名评论家李星、畅广元、李国平、李震、邢小利,以及作家马玉琛、寇挥、周瑄璞、王妹英等和安康市、镇坪县的部分领导参加了研讨会。我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闵小平教授、中文系主任戴承元教授应邀出席了会议。自此《盐道》这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新作,将梦幻传奇般的盐道生活一一呈现于广大读者面前。

道上的爱恨情仇,心里的千言万语

“他总是胸怀野心,追求一种精高度。《盐道》就是一个明证,这是一部立足于文化之根的好小说。”这是著名作家贾平凹新闻发布会当天给予他的评价,称李春平是个肯下硬功夫的作家,也是一个实力派作家。这一次,是李作家以大胆的转化和创新,跨越以往的模式让我们看到茶马古道、川陕蜀道上一群人别一番的人情风俗。

带着一颗探寻、揭秘的心;踏着慕名而来的步伐整装好自己,然后跟随一个人(李春平)重回一段早已败落、却着实力量强大的历史。千山翻越,闻声探名。时间的力量,让他重回到一条盐道之路上,亲身听闻古怪离奇的往事和历史传说;感知现在精神上的盐道;探寻曾经流失的传统历史文化。聚精于一卷纸页中,让我们更多地体会到他所想表达的:多一些文化内涵;多一些历史记忆;多一些历史上的纯粹。

作家李春平,笔名琴夫。陕西省紫阳县人,中共党员,著名作家,享受“三秦人才津贴”专家,安康学院中文系教授。几十年来先后创作了40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他经历丰富,作品涉及乡土、城市、爱情、官场等多个题材,长篇小说《上海是个滩》《步步高》和《领导生活》等都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其作品多被《新华文摘》、《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小说月刊》等刊物转载。根据其同名中篇小说改变的电影《玻璃是透明的》,为2000年中宣部十大国庆献礼片之一。为故乡紫阳县量身打造的、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朗在对门唱山歌》为我国第一部实名制电影,该片获得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三项金爵奖,2012年获得陕西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

在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的四川(今重庆市)巫溪盐业,形成了几条重要的巴山盐道。镇坪盐道就是其中最有影响的盐道。由此,作者依托镇坪这样一个地方、盐道这样一个历史遗迹,用厚重的笔墨全景式地展现了传统社会时期的大众民俗生活,其中昔日的背盐人或运盐人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作者的作品中,但他们愿意用自己的向我们展现着劳苦大众的辛酸民俗生活,更向我们传达着盐人世界经久不衰的故事情感。就如作者文中所言:“生命在脚下,生计在背上,生活在路上。”我们的一生也似一条盐道之路,寻寻觅觅,在坚守中过着自己属于自己的生活。

时间的力量是强大的,它能够随着有思想之人的勾勒而将一段早已破败不堪的盐道历史有灵魂地竖立起来,追寻于古迹;雕饰于故事色彩,增添于文华内涵整个故事情节活脱脱地展现于世人面前,等待着懂得人去欣赏,感悟。

给自己一个转眸,让根延伸得更深

几十年来,李作家的创作走过了一条农村—城市—官场的文学道路,数十载地穿行于文学的世界中,他的思想始终在进行着灵魂的洗礼与转动的反思,以此希望小说能够更深地立足于文化之根。行至于此,正是思想转型的一刻。他在转型中寻求着:多一些文化内涵,多一些历史记忆,多一些艺术上的纯粹。无论怎样的穷途陌路、络绎不绝,他都愿意为纯粹的艺术创作而努力,为思想的活跃而不断转身。文学的存留,就在于撞出思想的火花,考量出更有思想的纹理。我想,为文学而文学,为思想而思想是作家为之而不断追寻的前景。就如曾经一位作家所言:“我要对自己的文字负责任,不能因为盲目追求发表量而乱写一气,那样就把自己毁了,写作是一件神圣之事,应该满怀敬畏之心。”他的文学会因自我精神的底气而更加有魅力,值得用精神的灵魂去细细翻阅、欣赏。

面对当下纯文化市场疲软的现实,很多纯文学不可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很难在全国传销。更甚者,现社会“快餐”阅读式的品书方式让很多本应细细品味的纯文学书籍处于尴尬时期,寸步难行。由此存积下来的好思想、文学思想就很难传送于读者的心中让他们感知到值得慢读的书籍是如此的迷人。但李作家认为:文学也好,文化也好,它的影响力都是慢慢参透和扩展的,不像商品那样缴获收款,立竿见影。一部好文学作品通过作者纷然杂陈的新思想所传达而显现于世,是需要对其报以尊重与热情、深层理解的态度,让其因我们思想的吸收而产生影响人的效果。需要文化自觉,也需要对文化发展的远见卓识,更需要有面对耕种非议和不解的勇气与胆略。我们也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