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传媒学院分会主席 周龙田副教授
2018年5月25日
生动叙述习近平七年知青生活的《梁家河》一书出版了。读后引起了我深深思索。习近平说“我的人生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
人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寻求对人类行为进行解释。从个体行为的差异中,理解人的成长与发展。“因此,许多理论家认为,要研究人格应首先对个体差异进行科学的分析,这些分析有助于我们解释:为什么人们在面对不同环境时,创造性地做出不同反应,及怎样做出这些反应。”(美.里赫曼,高峰强等译《人格理论》P3)1969年1月13日,不满16岁的习近平,与15名北京知青来到了延安延川县梁家河插队落户。当时的延安,自然环境艰苦,物质匮乏,连温饱都难以解决,他们过着“山顶洞人”的生活。如何对待生活,成为考验知青的一道难题。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告诉我们:作为个体“他坚信人所有的行为都是由个体对生活的基本态度所引导,他对改进大多数人的生活的兴趣也是如此。” “在阿德勒看来只有理解了个体的目标,才有可能理解其个性。”而习近平的目标是什么?他说“作为一个人们的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哪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这个永恒的目标,激励着习近平,使他战胜了政治和生活的苦难,勇敢的生活,顽强地生存。这就是阿德勒的个体目的论。“即目前的行为是受未来目标导引的。人们在生活中有一个目标——追求完美,这一目标有激励着人们为实现它而奋斗。” (美.里赫曼,高峰强等译《人格理论》P63)
爱民,以民为本,为民办实事就是习近平人格中最具魅力的地方,也是他要实现的完美目标。当他当过一回“逃兵”以后,习近平下决心在梁家河扎下根。“扎根农村,扎根一辈子!”他要做一个“北京娃,山里娃”。他从父辈的教诲中,知道了要想扎根山里,就要有一个团结观。团结乡亲,理解乡亲,多考虑别人。“带着这样的‘团结观’,习近平开始将自己融入群众,融入乡村。正是这个‘团结观’,使他逐渐形成了扎根人民,团结群众的观念。‘能团结人’成为他鲜明的领带风格之一”(《梁家河》P56)特别是他当上梁家河的党支部书记以后,为改变梁家河贫穷落后的现状,做出来突出的贡献。“习近平了解群众,知道群众的想法,他的话题就是老百姓感兴趣的事。”(P82)梁家河多山,耕地面积少,他当上党支部书记,为了增加土地,提高粮食产量,决定在梁家河沟口打一座水坠坝。就是修坝拦下淤泥,在梁家河沟口形成一块新的土地。但是这件事,老辈人敢想不敢做;还有就是在修坝的地方有十二户人家的坟墓,被认为是风水宝地,不愿迁坟。习近平给他们讲科学规划,破除迷信观念,以情感人,大家感受到习近平一个外来户,却愿意给大家办事受苦。人们的疑虑打消了,很快修坝的事情就开始动工了。在他的亲自带领下,坝修好了。“直到现在,这块坝地仍是梁家河最好、最平整的土地。它使习近平当大队支部书记时给梁家河留下的一笔丰富的财富。”(P96)在梁家河习近平做的另外一件轰动一时事就是给大家修沼气。梁家河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做饭烧火的材料太少,而砍伐树木烧火做饭,造成了水土流失。习近平知道了四川省农村用沼气做饭的报道后,决定在梁家河也要修沼气。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也是一个新事物,人们很难一下接受。习近平先到四川去调查研究,然后进行试验,在根据梁家河的实际状况,就地取材,减低成本。克服一个接一个的技术难题,终于在1974年7月中旬,建成了延川县,乃至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延川县做饭烧火的问题。习近平的行为,体现的是为了实现完美目标进行的一种社会创造性。它既体现对人的一种激励,暗含了对人类的的尊敬和关心。
习近平从小爱读书,立大志,知行合一,这使他能够成为农民信任的人,成为一位好领导的根本原因。也是激励人们不断奋进的人格魅力。当年一起当知青的黑荫贵说:“习近平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强调知行合一的人”。(P105)2013年3月习近平说:“我爱读书,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当年来延安时,习近平就带了两大箱子书籍。在繁重地劳动之后的夜晚,他就着煤油灯读书,常常早晨起来,脸都被熏黑了。因为“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P73)他读的书范围很广。“有古代的,现代的,由中国的,外国的,有文学的,哲学的,自然科学的……”(P71)中国的有:《十万个为什么》《三国演义》《水浒传》“三言”《林海雪原》《野火春风逗古城》《中国通史简编》;外国的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母亲》《浮士德》《叶普盖尼.奥涅金》《当代英雄》《战争与和平》《复活》《怎么办》列宾的油画《意外归来》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等。习近平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他说:“上山下乡的时候,我15岁。我当时想,齐家、治国、平天下还轮不到我们去做,我们现在只能做到的一件事,就是读书、修身。”(P70)其实,习近平更多的在思考人生问题,在为治国积累治世之才。他说:“年轻的我,在当年陕北贫瘠的黄土地上,不断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后我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P40)习近平把读书与求知紧密联系,用来思考许多现实问题。他读了《当代英雄》后,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的英雄。读了《怎么办》,也学着书中主人公拉赫美托夫,睡光板床、雨天淋雨、雪天搓雪、洗冷水澡。要磨练自己的意志,做一个革命者。他在后来驳斥西方国家污蔑中国,说中国是魔鬼,是一个“墨菲斯托”。对此,他用自己的读书知识,指出西方人这样说中国,一是就连德国人也没有理解《浮士德》;一是“证明了偏见往往难以消除”。当然他特别欣赏莎士比亚的艺术才华……这一切,证明了习近平在阅读中思考成长,不断关心现实问题。即是修身,也是为平天下,为了远大目标积累才华。
亲民,不忘本,有情有义,伟大中见真情,体现了习近平人性美的人格魅力。“我是陕北汉子”“我就是一个农民”。他日理万机,应对国际国内各种大事,但他绝不会忘记乡亲们。2015年2月习近平回来看望乡亲们,他记得迎儿、向前、春娃、迎春、成儿、随娃、张卫庞、石春阳……这些小时候的伙伴。给他们送来了米、面、油、肉、春联、年画。无论在福建、在浙江、在上海、在北京,他心里永远惦记着乡亲们。他为村里通了电,修了学校,修了桥。1994年吕侯生生病,习近平给他寄路费500元,请他去福州治病。回去的时候,习近平有给他买了机票,送了2000元路费。村民梁耀才妻子病重,习近平寄来1000元。他学会了陕北话,他最爱吃陕北的搅团和酸菜,他把婆姨带回来,介绍给大家。他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当时的知青王翠玉说:“在习近平的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是梁家河的村里娃。
平凡中见伟大,苦难中立大志,身为领袖不忘百姓,充满浓浓的人情味。这就是习近平身上最感人的人格魅力。
(撰稿/周龙田 发布/沈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