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伊俐谈《玻璃是透明的》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07年06月12日 阅读次数:
      从高中时偶然被选中在影片《刘海粟》中出任角色,到参演这部低成本影片,我已整整四年巡回于戏剧学院严谨而又有序的学生生活当中。再一次接触完全不同于电视剧拍摄的电影摄制组、再一次接触这些企图用胶片反映世界和诉说自己的电影人、再一次接触为完成一个动人的故事而极度投入认真的工作方式时,那些日子的体验,于我四年前仅有的经验而言,是有些不同了……
根据李春平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玻璃是透明的》,这是开始让我觉得好奇和非常疑惑的影片片名……
  第一次见到这些穿着随意,满脸严峻的电影人,不知为什么,心里就隐隐觉出,这是一件非常值得我争取、并努力做好的事情!
  首先,为拍戏,我必须把又黑又直的头发染了两次,直到成了老玉米的颜色,还要戴一个月的帽子生活在上海的酷夏。用了三个下午买了六套衣服,一共两百元完成了打工妹小丫子的服装造型。
  关于人物,我设计了一个很鲜明的履历:
  小丫子,在上海闯了一段时间的打工妹;最爱听的赞美:“像上海人”;最知心的朋友:小四川;暂时最崇拜的人:苏老板――来自浙江的建筑包工头和“风满楼”老板;最想成为“风满楼”老板娘;最大的理想:在上海有自己的家。
  所以,我试图把她演绎成早已在自己心目中已然很鲜活的形象――她很聪明,会做生意,能看脸色,整天笑,会发嗲,很现实,为了过得更好,把苏老板哄得服服贴贴,终于顺利取代王小姐的位置。另一方面,她又很善良,真心帮助小四川。但随着她社会角色的微妙变化,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地位,最终又是她辞退了小四川。这个可爱又可恨的姑娘,无法用现今的道德标准去评判,不是吗?在我生活的周围,现实的原形真的太多了。
 但是在心中了然了这一切之后,下意识的,我觉出了一点遗憾,好像对我来讲,一部现代电影开掘人物的可能性似乎应该更深广,我怀疑自己所完成的影片内涵所赋予角色的任务并不足够。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连家里人都怀疑我经过扮装后是否看上去更像个打工妹,这些不自信最终被我带到导演那里。夏钢导演告诉我:不要管小丫子是陕西的还是山西的,她最终就是你,这部电影就是你告诉大家你自己的故事;闲聊中,他若有若无的袒露出:1998年筹拍时定下的我,到1999年拍摄,仍确定我出演这个人物,她非我莫属!可以想象,对一个少有电影经验的演员来讲,在创作遇到问题而忐忑不安时,听到这几句话时的感受。我一直想,一个令人信服的导演,他不会一味指责你的错误,而是时刻带给你强大的自信,就像我在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点点滴滴一样,它不仅是一部好作品的前提,它无形中带给一个年轻演员的帮助,也许会是受益长久的。
  《玻璃是透明的》,是的,在与夏钢导演的合作中,他始终在告诉我关于影片所要表达的这一概念。
  这部影片实际上在讲一个关于生存和尊严的故事。在上海这样一个高楼林立,灯光璀璨的国际化大都市里,生活在边边角角的外地普通人的心理状态始终是有些畸形的。
  透过玻璃,我们能清楚而细致的看到外面的世界,我们能察其言观其行,但我们始终不能触摸,嗅到,感受出那个世界真正的滋味。玻璃始终是冰冷的,那种拼争即便使它破碎掉,你除了头破血流,看到的仍然只是一个泡影。阶级的差别让我们离得远了,还是在玻璃后面看看这个世界吧,至少他们还让你保持着希望……
  停机前拍的最后一场戏,我穿了一套上海姑娘爱穿的亮色小吊带背心和白短裙,甩着肩膀神气地走在黄浦江边――一个外地人爱去的游览胜地,“我”眼里闪着自信的神情,“我已经是上海人了”,无论怎样,小丫子完成了她人生的既定目标,但她知道:虽然自己一直想成为上海人,但她“其实一点也不比上海姑娘差!”出身于贫困地区的小丫子,玩弄着自己作为人的尊严。演出时,一种莫名其妙的伤感袭来,现在想起,那实在是一种悲哀,一种影片所带出来的,鸟瞰着人类生存状态而透出的悲哀……
  王小波说只拥有一个人生是不够的,他还必须拥有另外一个诗意的世界!我庆幸自己能参与这部电影的拍摄,它让我有机会探询了一个近在眼前却曾令我们漠视的世界。
  所以,我暂时收回看出玻璃外面的目光,让自己没有化妆的脸沉浸在阳光里,感受着这部影片所带来的真实,感受着直面这真实所需要的勇气!
                                                                                                                 2006-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