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组织评课研讨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日期:2014年03月31日 阅读次数:

3月26日下午,外国文学与文学理论教研室经过精心准备,在2304教师休息室展开评课活动及教学方法研讨。

本次活动,3月20日开始布置听课任务,要求两位新进教师余珊、侯红艳用4天的时间分别准备一堂课的教案、讲稿和板书,梁卫华副主任和邸玲老师帮助完善余珊的教学资料、朱云和崔德全老师帮助完善侯红艳的教学资料;3月24日下午集中听课,要求听课后写出详细评课意见;3月26日下午进行评课、研讨并形成教研报告,总结出启发性教学、应用型课堂目标设置、知识讲述的准确性和板书四个方面的基本经验。

本次教研活动,全程邀请了戴承元主任和杨运庚副主任参与,李春平教授也以高度的责任感,主动参与了本次教研室活动。在评课过程中,参评人员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建议,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一.关于启发性教学:

启发性教学不是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互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互动的时候,老师的提问要难度适中,而且要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处理;一问一答不一定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通过提问设置具体的情境,使课堂充满问题意识;只要有问题意识,也可以老师自问自答,但自问自答的间隔要足够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够触动学生,要能抓住语言(文学)现象的矛盾,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为此必须要钻研课堂教学内容,多收集相关资料。

文学类课堂不要直接分析人物的认识价值,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认识价值;文学理论类课堂既可以在讲解完概念内涵后,通过提问启发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又可以在讲解概念内涵之前,通过讨论自然而然得出概念的内涵,前者适用于讲述学生陌生的理论,后者适用于讲述学生有点了解的理论。

二.关于应用型课堂:

应用型是相对于学术型而言的,学术型课堂注重从现象上升为原理,应用型课堂注重将原理运用到现实,就中文系课堂而言,就是要求用语言理论、文学理论解释语言现象、文学现象及相关联的社会现象。

文学类课堂的应用性体现为两点,一是在作品分析时,结合现实,对学生进行人生智慧的教育;二是通过作品分析,培养学生的文本分析能力,如教会学生如何归纳人物的性格、如何从人物的性格中分析出它的认识价值。文学理论类课堂的应用性主要体现在用文学原理分析具体的作家、作品或解释文学史的发展状况。

三.关于知识传授的准确性:

大学课堂不同于中学课堂,不仅仅是展示“是什么”,而是解释为什么“是什么”;文学作品的分析要全面,理论的界定要准确,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要清晰,课堂的知识层次要明晰;文学史课堂要讲清文学史的线索;课程内容要集中,无关的知识点不要谈论太多;应该适当地在课堂中引入权威学者的观点。

四.关于板书

板书非常重要,它是学生把握老师课堂知识讲述的线索,一堂课的板书好不好直接可以反映这堂课的内容有没有给学生留下一些需要他们记忆的“干货”,而“干货”的有无直接可以反映这堂课到底有没有内容;板书应该在课前准备好,太长的板书可以让学生听写,但在听写的时候老师应该读慢一点。

本次教研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认真总结,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前的一次检阅。我们应该以评建为契机,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有效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基础。